曾因操纵比赛被禁赛两年半,又因微薄收入被生活逼到悬崖边,32岁的曹宇鹏用一场"赌注"完成了惊人逆袭——转战中式台球短短一年,他不仅赚到斯诺克职业生涯十余年的总和,更让"转行救生"成了中国斯诺克球员的新选择。
斯诺克的梦,现实的痛
2018年,曹宇鹏因赌球事件被禁赛时,这位"90后"球员的斯诺克生涯已显颓势。解禁复出后,他常年在巡回赛中挣扎,2023/24赛季虽冲至单赛季第28名,但全年收入仅10万英镑。扣除英国高税收、维持夫妻俩的节衣缩食后,实际到手的2万英镑(约合20万人民币)连养家都捉襟见肘。"那时候每天都在算账,连买新球杆都要犹豫好久。"曹宇鹏在采访中坦言,"但没想到,斯诺克差点养不活我的梦想。"
中式台球的"救命稻草"
转折发生在2023年。通过好友陈喆接触中式台球后,曹宇鹏发现这个"民间游戏"竟藏着金矿:未参赛就有赞助商抛出橄榄枝,光签约费就超40万。"斯诺克打了十几年没拿过赞助,现在突然有公司抢着给钱,"他回忆道,"那一刻我就知道,这是救命稻草。"转战中式首年,曹宇鹏连夺两冠,单年收入暴增至三四百万,更签下百万级代言合同。
这不是个例,而是时代的选择
曹宇鹏的"叛逃",折射出中国斯诺克群体的集体困境。老将金龙当年因收入微薄黯然退役,张安达在疫情期间险些挂杆,肖国栋甚至开直播"蹭热度"补贴家用。如今TOP16之外的选手中,超过半数月收入不足5万。反观中式台球,楚秉杰等选手的单赛季奖金已超奥沙利文、特鲁姆普等斯诺克巨星。
"先攒钱,再追梦"的务实哲学
有意思的是,曹宇鹏从未彻底放弃斯诺克。他计划用五年时间在中式领域"赚够本金",待经济无忧后再重返斯诺克赛场。"现在打中式就像开挂,但斯诺克才是我骨子里的热爱。"这位"双栖选手"的自白,道出了许多球员的矛盾:既要为生计低头,又不愿向梦想妥协。
中式浪潮下的新可能
随着中式台球世界杯、世锦赛等赛事全球推广,这项"中国发明"正成为职业球员的"第二春"。30名开外的斯诺克选手、保级困难户们,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片新大陆。或许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会看到更多曹宇鹏式的"曲线救国"——用商业成功反哺纯粹热爱,让体育回归人性化的选择。
正如曹宇鹏在采访最后所说:"打球不是圣人行善,能活着才有机会打下去。"这或许正是竞技体育最真实的模样: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,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点。
专业在线配资,最好的股票配资平台,广州证券公司配资一览表最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